中国4G用户总数近10亿 电话用户规模超16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站内搜索
中国4G用户总数近10亿 电话用户规模超16亿
日期:2018-10-09     作者: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通信业发展报告——

  电话用户16.11亿,世界第一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40年来,中国通信业成就瞩目,无论是通信能力,电信用户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光纤入户成为家庭“标配”,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通信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质的飞跃。中国通信业投资规模逐年加大,通信网络规模容量成倍扩张,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

  截至2017年末,中国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02.6万路端,年均增长23.0%;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90年的5.1万户猛增至2017年的242185.8万户,年均增速高达49.0%;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由2003年的1802.3万个增至2017年的7.8亿个,年均增长30.9%。

  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中国自主研发的4G技术标准TD-LTE被国际电联确定为4G国际标准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到2017年末,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4G用户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已达到70.3%。5G时代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实验进程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而在光通信方面,光纤宽带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已成为城市家庭 “标配”,光纤接入(FTTH/O)用户总数达到2.94亿户。

  固定电话用户40年增百倍,移动电话用户数30年增47万倍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改革开放之初不少家庭的梦想。如今,人们的通信生活早已超出当年的想象。

  《报告》显示,1978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只有192.54万户;1987年移动电话开始出现之后用户规模迅猛增长,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到2017年末,全国电话用户规模达16.11亿户,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1.94亿户,是1978年的101倍;移动电话用户数14.17亿户,是1988年的47.25万倍。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5年的0.3部/百人提高到2017年的102.5部/百人。

  互联网用户则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末,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1.3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9.8%;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由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2017年的7.72亿人,年均增长42.8%;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的大规模增长也拉动了电信业务发展。2017年全年中国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业务收入12620亿元,40年年均增长21.1%。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居全球之首

  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催生了一系列“互联网+”共享经济新业态,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以滴滴出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台不断涌现,这些第三方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提升出行效率、节能减排和拉动就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数字经济繁荣发展,2017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等收入水平增速均在20%以上。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合作也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近年来迅速普及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居全球之首。

  统计局的报告指出,通信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中国通信业将向着“网络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关新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兹(GHz)频段频率 2025-03-28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六研究组会议参 2025-03-20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2025-03-20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2025-03-07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中心联展平台标准样品 2025-03-01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公 2025-02-27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2025-02-20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新 2025-02-13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来啦 2025-02-13
· 山东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工作 2025-02-11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最新文章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
      随机阅读
· 中国RoHS相关政策系列培训
· 陈肇雄出席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成
· 工信部:上半年通信行业收入增长10
· 山西确定2016年“宽带山西”建设
· 2022年1-2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
· 工信部发布互联网+规划 未来5年
· 工信部征求意见:《移动通信转售业
·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召开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社区专业委员
政府机关,相关协会网站链接
相关媒体网站链接
会员单位网站链接
关于我们 | 帮助信息 | 合作项目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0739 京ICP备05085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