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站内搜索
苗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日期:2018-07-17     作者:工信部办公厅

  2018年7月16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引导全行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勇于改革创新,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讲话,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郭开朗,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肇雄,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张克俭,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罗文,部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张建民,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老领导李毅中、杨学山、朱高峰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了辅导报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分别就工业互联网最新态势、提升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了专题报告。

  苗圩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的指向,就是要避免脱实向虚,努力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发展模式加速变革,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清醒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系统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新优势,不断增强制造业整体实力。

  苗圩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和任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加注重在推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发挥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不断增强制造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苗圩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内市场优势,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遵循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和趋势,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原则加强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的统筹衔接,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属有关单位和高校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机关各司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综合司、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关新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兹(GHz)频段频率 2025-03-28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六研究组会议参 2025-03-20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2025-03-20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2025-03-07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中心联展平台标准样品 2025-03-01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公 2025-02-27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2025-02-20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新 2025-02-13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来啦 2025-02-13
· 山东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工作 2025-02-11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最新文章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
      随机阅读
· 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
· “2013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发展
· 工业互联网由点及面加速普及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
· 四川省4城市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
· 尚冰赴深圳通信企业调研
· 工作会专稿: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
· 关于聘请张永平同志为中国通信工业
政府机关,相关协会网站链接
相关媒体网站链接
会员单位网站链接
关于我们 | 帮助信息 | 合作项目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0739 京ICP备05085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