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智能化的安全忧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站内搜索
物联网 智能化的安全忧虑
日期:2015-10-14     作者:科技日报

  物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科技融入生活的进程,使人们开始了解并体验智能化生活,比如智能家居带来的家庭自动化,智慧城市带来的城市数字化,各种智能设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尽管物联网的前景被看好,但安全问题却受到诸多挑战。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呢?“谈到物联网安全,不仅指设备的安全,还有网络和后台系统等的安全。在硬件设备中,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车联网都是常见的攻击目标。而在物联网设备的研发中,很多厂商并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例如家中设备插入电视,一旦受到攻击,智能家居不仅能盗取用户信息,甚至能够监视家人的一举一动。车联网如今也作为物联网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几个月前,有报道称特斯拉便受到了物联网攻击。” 赛门铁克公司亚太区大客户部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梅正宇说。

  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受到勒索软件的攻击

  赛门铁克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去年勒索软件的增长幅度达到113%。而今年上半年勒索软件的蔓延速度更为迅猛。并且,勒索软件的攻击从PC机蔓延到智能手机,现在已扩展到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之所以同样能够受到勒索软件威胁,是因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之间,软件同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用户在智能手机中下载应用,智能手表便能够很快同步手机中的应用。但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智能手机感染恶意软件,它也将快速同步到你的智能手表中。手表中的勒索软件同样能够中断手表的正常工作,并以此进行勒索,使用户无法使用智能设备。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受到恶意软件攻击呢?

  赛门铁克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马蔚彦表示,首先要及时更新应用和固件,应用和固件的更新能够为之前可能受到恶意攻击的漏洞打上补丁;其次是不要随意下载应用。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性,这会导致当用户面对同样功能的不同产品进行选择时,往往会选择更加便捷好用的产品。而攻击者往往会利用这种心理对便捷应用放置恶意代码。如果用户从不可信的网站下载应用,会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

  智能家居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

  马蔚彦说:“智能家居现在属于新兴领域,可以全部连接网络。预计,2015年智能家居的数量能够达到29亿,而到2022年将会达到260亿。有报道称,家长通过家用摄像头来查看孩子是否存在危险,但由于摄像头受到攻击,黑客通过这个攻击点能够看到家中的其他设备。所以,智能家居设备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

  她认为,技术的发展速度之所以远远快于安全,其一是由于消费者个人意识淡漠,其二则在于开发人员、厂家的安全意识淡漠,很多研发人员和厂商甚至并没有考虑过安全。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机顶盒,但大多数人对于机顶盒中能够收发邮件并不了解。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每天有超过10万封恶意电子邮件发送至智能家庭设备中。年青一代对智能家居设备中的邮件充满好奇心,经常会没有安全意识便会打开邮件。如果刚好邮件中存在恶意攻击,设备和家庭安全将会面临危险。

  互联汽车存在大量安全漏洞

  马蔚彦称,克莱斯勒此前因存在黑客能够利用的重大安全漏洞而召回了140多万辆车。在车联网以及车载系统中,CD播放器,OBD-II端口以及无线接口均是攻击者的攻击目标。

  她分析认为,克莱斯勒、吉普等智能汽车受到攻击,其最早的入侵点便是汽车娱乐系统。汽车的娱乐系统都是电子化运行,很多时候是人为编程代码运行。大家可能认为,汽车并不像电脑,有着多方攻击途径,但智能汽车的发展非常快,车内能够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使用车载电话进行接听,这就是一个无线通路,在小小的车体内,有着很多无线方式。车内的设备系统小,操作系统很精简。但其核心原理相同,也就都会存在安全漏洞。

  另一个方面,只要需要登陆,需要认证用户名密码的程序,在哪里都会出现用户名密码弱的问题。在企业网络中也会有中间人攻击,企业内部人员在通讯过程中,中间人能够获取内容信息,并能够通过劫持、篡改来达到目的,这就是中间人攻击。

  这一点在互联汽车中是相同的,攻击者能够利用车体,也能够利用汽车中的部件。汽车的刹车、油门等所有部件都能够通过总线连接到汽车的控制系统中。而后,汽车控制系统再与后台系统相连接,将行车数据存入云端。整个汽车的通讯过程如何防止篡改,如何保证通讯安全,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相关新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兹(GHz)频段频率 2025-03-28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六研究组会议参 2025-03-20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2025-03-20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2025-03-07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中心联展平台标准样品 2025-03-01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公 2025-02-27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2025-02-20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新 2025-02-13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来啦 2025-02-13
· 山东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工作 2025-02-11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最新文章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50吉赫
·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标准样品
· 《“5G+安全生产“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 通信行业2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 关注“无线电与气候变化”!第十四个“
· 山东持续强化政策保障 推动“5G+工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
      随机阅读
· 通信财务税收收费及进出口税则税收
· 陈家春副司长带队赴重庆、四川进行
·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进行首次海外推
· 2011(上海)国际“三网融合”
· 2020年重庆5G建设发展成效显著
· 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6项国家标准正
·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
· 河北通信管理局全力推动重大国家战
· 工信部发改委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杨学山出席第七次中国—东盟电信和
政府机关,相关协会网站链接
相关媒体网站链接
会员单位网站链接
关于我们 | 帮助信息 | 合作项目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0739 京ICP备05085487号-1